讲座系列
公告栏
清华大学刘庆丰博士后讲座:气象信息在中国气候适应和降低医疗支出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5-03-03
2025年2月28日上午,清华大学“水木学者”博士后刘庆丰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承泽园)131教室作题为“气象信息在中国气候适应和降低医疗支出中的作用”的讲座。
主讲人:刘庆丰博士后
信息对行为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刘庆丰博士指出,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研究信息干预对气候适应和降低气候冲击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对气候适应行为的讨论集中在空调等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市场金融产品的开发,少有研究从信息干预视角出发讨论适应行为及气象预报信息的公共价值。在基础设施投资较为薄弱且易受气候变化冲击的发展中国家这一问题更为重要。
中国提供了一个研究气象预报信息的理想情境,即气象预报由气象法规定的统一来源发布。基于较为外生的气象预报误差,刘庆丰博士及团队讨论了气象预报对医疗支出的影响。研究使用日度CCTV天气预报数据和当日中央气象中心最高温度的差异作为气象预报误差的度量,使用2013年及2019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加总到日度-城市-组别层面作为医疗支出的度量。刘庆丰博士构建了非参数模型捕捉非线性和滞后效应,并纳入年份-月度、周、城市-月度、组别-月度等高维固定效应和一系列气象特征变量。研究表明,相较于准确预测,预测误差会显著增加医疗费用,其中低估次日气温的影响更为显著。控制城市的时间趋势、改变控制变量的多项式形式、更换气象站数据、更换时间窗口后结果仍较为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预报误差对门诊、气象相关的急症轻症、老年群体医疗支出费用影响更为显著。最后,刘庆丰博士进一步估计发现,保持现有预测准确度,四个气候变化情境下,气象预测误差导致的医疗支出费用将逐年增加。在极端天气条件下,预报误差的影响最为明显。
讲座现场
讲座过程中,与会师生就气象预测误差来源与趋势、气候变化适应行为的体现、行为机制的黑箱、未来损失的预测等问题与刘庆丰博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讲座在一片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