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站内搜索| 中心邮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讲座系列

公告栏

讲座系列

跳过导航链接

北京绿色交易所梅德文副董事长讲座:碳中和、碳关税背景下碳市场:现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4-12-24

       20241222日下午3点,北京绿色交易所副董事长梅德文在经济学院305作题为“碳中和、碳关税背景下碳市场:现状与展望的讲座,此次讲座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长聘副教授季曦主持。

 

主讲人:梅德文副董事长

 

       梅德文老师以碳市场逻辑原理、国际碳市场发展、国内碳市场建设及发展展望几个部分,结合历史事件和经济学学派,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从过去到未来的碳市场。进入20世纪,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有命令型、财税型、市场型减排政策工具选择。中国选择了以碳排放交易为核心的碳定价机制,包括强制碳市场、自愿碳市场和以个人为主的碳普惠市场。碳市场通过允许企业间市场手段进行排放权交换平衡各自排放量,从而达成低成本控制碳排放总量的目的,实现全社会减排成本最低化。碳市场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人为产生的权益市场,它的普遍性在于和其他市场一样要求合理供给、充分需求、有效价格和完备市场。

 

       国际社会正在从供给到需求、政府到市场、产业到金融发生关键变化。就国际碳市场而言,重要的国际形势是,新的国际公约下国际统一自愿碳市场将建立,但距离正式实施仍有较大差距,接下来需要进一步的标准、工具和规则。国际建立了航空碳抵消和减排机制,是第一个行业统一的减排机制,并为其他行业构建全球碳交易市场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自愿碳市场诚信委员会正在探索构建全球统一的自愿减排碳市场。另外,欧盟碳边境调节税、美国《减少通胀法案》从贸易角度推动全球统一碳市场建设。

 

       中国目前已经迈过CDM和试点阶段,进入全国统一碳市场阶段。强制碳市场针对八大高排放行业的碳排放进行管控。自愿碳市场旨在激励更多行业、企业自愿参与减排行动,交易核正自愿减排量。目前中国碳市场已经顺利完成第二个履约周期建设任务,交易活跃度不断提升,交易规模明显提升,碳价平稳上涨,提前制定交易计划的企业数量显著增加。梅德文老师指出,中国碳交易市场价格突破百元大关,初步具备一定的投融资价值。要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预期和大规模发展资金。

 

       最后,梅德文老师介绍了碳汇项目开发及碳金融与企业碳资产管理。碳汇项目具有多重效益,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标的,服务生态补偿、普惠村民,但开发难度较大,导致开发周期长、成本高。他介绍目前的碳金融包括配额与CCER现货交易、配额与CCER置换、碳配额质押、碳债券、碳配额回购融资、碳配额场外掉期、碳期权、碳基金等。以双碳和ESG理念为导向的投资理念,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会具有抗周期波动、抗系统性风险的功能。企业碳资产管理本质上是金融管理,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讲座现场

 

       讲座过程中,与会师生就综合评估模型的开发、碳领域国际影响力、制度软实力、碳市场滞后性等问题与梅德文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讲座在一片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