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站内搜索| 中心邮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讲座系列

公告栏

讲座系列

跳过导航链接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宗晓雪博士生讲座: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平衡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

发布时间:2024-09-27

       2024年9月27日早上10点,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宗晓雪在经济学院305会议室做了题为“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平衡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的讲座,她报告了与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开兴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长聘副教授季曦的合作论文。

 

主讲人:宗晓雪博士生

 

       中国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且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也给粮食生产带来了重大挑战。为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逐渐成为中国的一项长期政策。粮食安全和水土保持是否存在权衡取舍,以及从高效利用土地的角度该如何兼顾生态保护和粮食安全是重要问题。宗晓雪博士生及团队探究了退耕还林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因果影响。研究使用1994-2007年1698个区县的县域粮食生产数据,结合遥感高程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计算区县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面积比例作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强度变量,构建强度DID模型,发现退耕还林这一减少边际低质量土地、提高耕地平均质量的政策,显著提高了粮食生产率,几乎抵消了对粮食总产量的负面影响,并产生正向的增产效益。结果均满足事前平行趋势。稳健性检验中排除非农业县、未实施的东南沿海省份、控制同期国企改革等政策影响后结果仍与基准回归一致。机制分析发现,产量意外提高的一个关键机制是激励农民在剩余高质量土地增加种植强度和生产投入,这可能是由于粮食价格上涨的协调。进一步,她构建了作物有益积温和有害积温冲击变量,发现退耕还林还减少了更高的有害积温对粮食生产的破坏。总结来说,研究发现了在不损害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政策来保护生态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可能性。

 

讲座现场

 

       讲座过程中,与会师生就模型设定、政策内生性、机制的具体解释、生态效应检验、福利分析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讲座在一片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