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站内搜索| 中心邮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讲座系列

公告栏

讲座系列

跳过导航链接

浙江大学陈帅长聘副教授j讲座:适应无法跟上预计的温升

发布时间:2023-11-13

       2023年11月10日上午10点,浙江大学长聘副教授陈帅通过腾讯会议做了题为“适应无法跟上预计的温升”的讲座,此次讲座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长聘副教授季曦主持。

 

主讲人:陈帅长聘副教授

 

       陈帅教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与合作者近期在气候变化话题上的有关研究。首先,陈帅教授对研究背景进行了介绍,指出人们在身体机能上、心理上、经济上都在不断地适应气候变化,从而不同特征的人对气候异常的感知不一样。人们会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对现在的气候变化作出判断,比如生活在温暖地方的人相对于生活在寒冷地方的人对于气温升高可能没那么敏感,不同年龄的人因为气温参考区间的不同对于气温变化的认知也不一样。由于人们在不断地适应气候变化,对于减缓气候变化的支付意愿可能随之降低,从而对相关的政策执行产生负面影响。接着,陈帅教授回顾了与全球变暖、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献,表明了现有文献在刻画个人气候异常感知上的不足。

 

       陈帅教授和合作者在以往文献构造的气温异常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人化的气温异常指标(Individualized temperature anomalies),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个人的年龄和居住地历史气温对其气温变化感知的影响。具体来说,文章使用了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调查数据,将个人参考的历史气温定义为从受访者出生到受访的这些年中、受访者所在居住地在受访时间前30日的平均气温,从而个人化的气温异常指标就定义为受访日气温与参考历史气温的差值。

 

       利用气温异常指标,文章探究了个人感知到的气温异常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发现每增加一个气温异常值,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就会下降2%;并且,当气温比预期更热时,主观幸福感才会显著下降,气温比预期更冷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不显著。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地位、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越低的弱势群体受气温异常的负面影响更大。进一步,文章构造了不同的气温参考历史区间,发现18-40岁期间形成的历史气温记忆对人的影响最大(根据18-40岁历史气温构造的气温异常指标对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最大)。文章还估计了人们对于减少气温异常值的支付意愿。

 

       最后,文章探究了在不同的温室气体减排情景下、未来的气温异常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发现在三种情景下,历史参考气温固定与不断更新历史参考气温相比,气温异常对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都会更高;如果考虑人们将不断适应气候变化、随着年龄增长持续更新自己的气温异常感知,在净零排放情景下,到2080年左右的气温异常将不再影响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因为那时候气温上升的速度已经减缓到足以让个人完全适应。这提醒我们必须马上行动,实施严格的减排政策,从而才有可能使得人们适应的速度赶上气候变暖的速度。

 

讲座内容

 

       在讲座结尾,与会师生就主观幸福感的度量、样本选择、结果的异质性分析和研究的局限性等问题与陈帅教授进行了交流和探讨。讲座在一片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